死环的基本推理
Reasoning of Bivalue Oddagon
前文我们介绍了守护者的矛盾逻辑,以及规避矛盾而衍生出的推理过程。下面我们将其推广到两个数字之间的关系,看看它还能有什么新鲜用法。
死环类型 2(Bivalue Oddagon Type 2)

如图所示,这结构就算没推理,看起来就很像是守护者。我们按单元格数一下这个环路的长度,很显然也是 7 个单元格。我们敏锐地发现到,这 7 个单元格除了 r6c37
和 r7c2
里包含数字 1 以外,剩下的 4 个单元格全都只有 4 和 7。
如果我们假设这三个 1 不存在的话,也就意味着这 7 个单元格里只剩下 4 和 7 两种候选数。按照守护者的推理方式,单个数字显然只能构成填和不填的交替状态;而单元格内只剩下两个数则会构成填 4 和填 7 的交替状态。
但是,由于结构是奇数长度,所以必然最终会在某一个行列宫里出现两个相同数字,这必然是矛盾的。所以,数字 1 不能全部去掉,进而我们知道,这三个 1 里至少有一个 1 是为真的。
显然,r6c2(1)
是三个 1 都看得见的地方,所以 r6c2 <> 1
便是这个题目的结论。
我们将一个数推广到了两个数字。而这种需要用两个数字交替填写数字的环路被称为死环(Bivalue Oddagon)技巧。因为死环的本体(环路)的相貌非常像是在用唯一环,虽然推理逻辑完全不同,但是它这个推理方式非常像是在用类型 2 的思维,所以我们也象征性将死环也归纳出一个类型 2 来。
可能你会有点疑惑。既然我都明确说了是类型 2 的思维方式,那为啥不先讲类型 1?这一点的话,我们暂且不表。我们先来看类型 3。
死环类型 3(Bivalue Oddagon Type 3)

如图所示。这是一个比较简单的、只用 5 个单元格的死环结构。因为它仍然是奇数长度,所以它最终肯定也能形成矛盾。不过这个题并非像是类型 2 一样多出来的是相同的数字,这个题里的守护者是 r1c3(9)
和 r1c5(5)
这两个。
显然,它俩不同假(否则奇数长度的环出现矛盾),所以它俩至少有一个为真。结合唯一环等的类型 3 的思路,它俩在这个结构里也不能同为真,否则 r1c8
则无法填上任何数字。所以,这两个守护者必须只有一个为真。
不论哪一个为真,r1c8
都会和它凑成一个关于 5 和 9 的、在 r1
上的显性数对结构。所以,r1
的其余单元格都不能填 5 或 9,所以这个题的删数是 r1c1 <> 9
和 r1c4 <> 5
这两个。
这便是类型 3 的推理方式,搭配一个显性数对进行推理的过程。

如图所示。这个例子搭配了一个比较大规格的数组结构。不过你也可以看 7 和 8 的隐性数对来解决大规格数组难理解的问题,毕竟在类型 3 逻辑里,显隐性数组也是互补的,在这里也一样。
死环有类型 4 吗?
可以从前文里看出,我们压根就没有想提及类型 4 的欲望。那么,死环有类型 4 吗?
至于类型 4 的话,这个说起来会稍微麻烦一些。

如图所示。这是类型 4 的一个示意图。我们需要有奇数长度的环路,外带一个共轭对,才能形成类型 4 的推理架构。

如图所示。这样我们可以优先得到这样一些位置的填数情况,这三个单元格很方便假设,因为里面不包含其他数字。下面我们要借用一下 b2
的信息了。注意这里有 6 的共轭对,所以我们需要讨论 6 的位置。

如图所示,这样我们可以得到这两种情况。其中,红色的是可以形成数对的删数的位置,橘色的单元格则是形成跨区或不跨区的数对的位置。很显然,两种情况我们取交集就可以得到这样的结果:

如图所示,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这样的删数位置是两种情况均可产生的结论,也就是说,{r12c4,r2c6} <> 24
是这个示意图里可以产生的结论。
死环类型 4(Bivalue Oddagon Type 4)
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类型 4 的实际例子。

如图所示。我们需要假设两头 r1c3
和 r5c5
的填数(比如这里显然都是同一个数,我们这里用 表示)。为什么非得是同一个数呢?因为是奇数长度的环路,共轭对占用的两个格子一定相邻出现,所以余下的单元格满足两点特征:
余下的单元格数量也是个奇数,因为奇数 - 2 还是个奇数;
因为是串联起来的 ,而 和 (即图中的
r1c4
和r2c5
)显然相邻,所以它俩填的数一定有一个 和一个 4(4 是共轭对,所以必须填一个),故r1c3
和r5c5
填的肯定是相同的数字 。
这么组起来,我们会得到两个两头 r1c3
和 r5c5
结合共轭对的单元格构成关于 1 和 2 的显性数对,于是两种情况取交集可得到结论一定是 r1c6 <> 12
。
死环类型 1 = 远程数对
那么,死环有类型 1 吗?
对于我们想象的死环类型 1,它理应是一个奇数长度的环,然后某一个单元格除了这两个必需的候选数外,还带有额外的数字,这就和类型 1 匹配上了。不过,我们其实可以不看这个多出来的单元格。它其实是远程数对。

如图所示。这便是类型 1 的一个例子。不过很明显,我们完全可以不算上删数单元格,这样看的话其实就是简单的远程数对技巧,因为余下的单元格长度一定是偶数个(奇数个单元格减去 1),所以链路的头尾一定是两个不同的填数。
最后更新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