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部环的例子

External Loop Example

下面我们来看一些例子。

例子 1:外部双 RCC 的 ALS-XZ 环

例子 1

如图所示。这个环特殊传递的地方发生在 8r7c1=7r5c89。我们来看这是怎么来的。

这个强链关系要证明其同假后矛盾,我们需要借助双 RCC 的 ALS-XZ 结构。如图所示:

双 RCC 的 ALS-XZ 证明强链关系

如图所示。如果我们假设 r7c1(8)r5c89(7) 同假,会发生什么?

首先,如果同假,则这个双 RCC 的 ALS-XZ 会成立(尤其是 r7c1(8) 没了才会促成 5r7c5=7r7c7 的形成)。成立之后,r456c7(7) 会被该结构所删除。但是,我们还假设了 r5c89(7) 为假,这样就会造成一个问题:b6 没填 7 的合适位置了。这就形成了矛盾。

所以,外部环看起来是成立的。那么删数呢?我们捋一下双 RCC 的 ALS-XZ 在本外部环里体现的作用。我们利用结构传递的这一截,传递过程是这样的:

r7c1(8) 假
  => 双 RCC 的 ALS-XZ 真
  => r456c7(7) 假
  => r5c89(7) 真
  => ...

其中,b6 里数字 7 是每个数字都在使用。先从 RCC 造成删数后,然后又快速得到 r5c89(7) 必须为真以保证 b6 必须填 7。因此,这个环的删数包含两部分:

  1. 原环结构里的所有弱链关系造成的删数结论;

  2. 双 RCC 的 ALS-XZ 结构造成的、非 r46c5(7) 的所有其余删数结论。

你问我为什么是除开 r46c5(7) 的其余候选数,而不是除开 r456c5(7) 的其余候选数?因为 r5c7(7) 是原环结构成立后直接就有的删数,它是含在其中的,但 r46c5(7) 不同,这俩原环里删不了(弱链关系没一个可以删它);而这俩恰好给 b6 里填 7 提供了传递的依据。所以它俩特殊一些,删不掉。因此,整个环的删数如下:

例子 1 的全部删数

例子 2:外部待定数组环

例子 2

如图所示。这个例子里我们可以看到奇怪的强链关系是 5r9c9=4r2c5。它怎么来的呢?

待定数组证明强链关系

如图所示。证明此强链关系,需要依赖同假后的推导过程。这次稍微长一些,需要引出动态链分支进行小幅度传递。如果 r9c9(5)r2c5(4) 同假,则 r9c9 只能填 9。走两个分支分别得到 r1c5 = 9r9c4 = 4 的结论。

可通过排除可得,r23c4 <> 4r2c4 <> 9 的结论。这样一来,单元格 r1c6r2c456r3c46 只剩下 1、2、3、6、8 五种不同的数字。显然,6 个单元格是无法只放入 5 个不同数字的,所以这就矛盾了。要注意的是,r2c5 此时也没 4 了,因为证明强链关系成立的时候已经假设它为假了。

好了。那么我们知道这个外部环成立之后,它的删数如何呢?

例子 2 的全部删数

如图所示。我们分析传递过程:

r9c9(5) 假
  => r9c9(9) 真
    => r1c9(9) 假 => r1c5(9) 真
    => r9c4(9) 假 => r9c4(4) 真
  => 待定数组 {r1c6, r2c456, r3c46}(1234689) 假
  => r2c5(4) 真
  => ...

可这么看还是不好理解。那么我们不妨就逆向看。我们之前说过环是可以反过来看的,所以我们把逻辑倒过来。

r2c5(4) 假
  => 待定数组 {r1c6, r2c456, r3c46}(1234689) 真
    => r1c5(9) 假 => r1c9(9) 真
    => r9c4(4) 假 => r9c4(9) 真
  => r9c9(9) 假
  => r9c9(5) 真

这样是不是就很容易知道了?因为待定数组直接为真之后可以引发一系列的删数,然后走了两个动态分支才汇入 r9c9 上。所以,这个环是个动态半环,删数只有待定数组引发的删数和非 9 的两侧分支的部分,其他弱链关系均可用于删数。

例子 3:外部融合待定数组环

例子 3

如图所示。这个环要证明的强链关系是 4r5c5=2r7c5

利用融合待定数组证明强链关系

如图所示。证明的方式是用的融合待定数组。如果两者同假,则 r256c5r3c56 构成的融合待定数组将成立,于是 5 和 7 可以用于删数删掉 r7c5(57),致使 r7c5 没有候选数可填。

所以,捋一遍推理过程:

r5c5(4) 假
  => 融合待定数组 {r256c5, r3c56}(14579) 真
  => r7c5(57) 假
  => r7c5(2) 真
  => ...

所以呢?所以就是融合待定数组也可以纳入环的删数,本题的删数如下:

例子 3 里的全部删数

如图所示。

例子 4:外部摩天楼环

例子 4

如图所示。证明强链关系 6r3c4=1r1c9 的方式如下:

摩天楼证明强链关系

如图所示。这次我们用点不一样的技巧结构。如果 r3c4(6) 假的话,则 r39 两行的摩天楼成立,于是摩天楼可删除 r12c8(6) 两处。结合 r1c9(1) 为假,于是待定数组 {r1c89, r2c8, r3c9}(15678) 四个单元格只剩下三种数字 5、7、8 造成矛盾。

传递过程如下:

r3c4(6) 假
  => 摩天楼 {r3c27, r9c28}(6) 真
  => r12c8(6) 假
  => r1c9(1) 真
  => ...

结论自然就是涵盖了待定数组的部分了。摩天楼比较遗憾,这个例子用不了摩天楼去找额外删数。

例子 4 的删数结论

如图所示。

例子 5:外部双 RCC 的 ALS-XZ 环

我们再来看一个比较复杂一些的、用双 RCC 的 ALS-XZ 的外部环。我没开玩笑,这次真的很复杂。

例子 5

如图所示。需要证明的强链关系是 5r1c1=35r8c5。是的,r8c5(35) 两个候选数将作为同一个节点用于环里。它的下一个节点是 r2c5(257),也是一个同单元格、多候选数的节点。这个环非常可怕。

不过证明起来,更可怕。

利用双 RCC 的 ALS-XZ 证明强链关系

如图所示。当两端节点同假时,双 RCC 的 ALS-XZ 会造成矛盾。这个结构这么大,它是如何矛盾的呢?

我们不妨按两个待定数组拆开去数一下填数的状态。显然,拆开看之后有 2 个待定数组:r179c1(5678) 一个,而 r8c235789(3456789) 又是一个。那么 RCC 呢?显然是图中的 5 和 7 了。

因为安排数字的时候,双 RCC 的 ALS-XZ 本质上也是一个环。既然是环,那么就意味着环路任意相邻的两个节点都是一真一假。对于 5 和 7 而言,环意味着两个连接状态是一真一假,也就是说,属于 r179c1(5678) 的数字 5(即 r9c1(5))和属于 r8c235789(3456789) 的数字 5(即 r8c2(5))是一真一假的状态;同理,r7c1(7)r8c3(7) 也是一真一假。

那么这么数一下填数你就会发现有问题。基于最初 r1c1(5)r8c5(35) 同假的假设,余下的候选数分配的话:

  • r179c1 要填 6 和 8;5 和 7 只能填 1 个;

  • r8c235789 要填 4、6、8、9;3 没了,5 和 7 也只能选一个填。

这么数一下的话,2(6 和 8 都填)+ 1(5 和 7 只能填 1 个)+ 4(4、6、8、9 都填)+ 1(5 和 7 只能填 1 个)= 8,但是总体单元格数量是 9 个。这根本不够填,所以就造成了矛盾。

是的,这很可怕。不过好在我们知道了矛盾是可以得到的。因此,强链关系是成立的。外部环成立。删数呢?删数也挺可怕的,有这一些:

例子 5 的全部删数

如图所示。这些删数是可以得到的。当然,你也可以说因为删了这些之后可以得到 r2c7 = 2 于是又可以多一些删数。不过这显然不在结构可以造成的删数范围之内,是推出后的结论。其中,r4c1(6)r8c6(4) 是来自于双 RCC 的 ALS-XZ 的删数,其他的删数则是待定数组和普通的弱链关系就可以造成的删数。不过这个题还有一个比较隐蔽的删数:r7c8(9)。你可以自己想一想为什么可以删。

例子 6:外部二阶鳍鱼环

我们来看最后一个例子。这个例子难度也不小。

例子 6

如图所示。这里我们要解释的是 3r4c2=9r3c1

这个说起来比较麻烦,因为它要传递过去需要依赖两次鱼结构,所以画图也不是很好体现,所以我一步一步拆开画。假设 r4c2(3) 为假,则有一个鳍鱼结构:

r4c2(3) 假得到二阶鳍鱼结构删 r5c4(3)

如图所示。这样可以得到 r5c4(3) 为假。

r5c4(3) 假后有显性数对删 r5c5(9)

然后我们可以得到显性数对删掉 r5c5(9),即 r5c5(9) 为假。

r5c5(9) 为假后二阶鱼成立删 r3c7(9)

接着,我们又有二阶鱼成立,得到 r3c7(9) 为假的结论。于是,r3c1(9) 必须为真。这样传递过去的。非常麻烦是不是?

那么,删数的话,如图所示:

例子 6 的全部删数

如图所示。首先弱链关系可以删除 r4c2(78)r6c3(7),然后 6 和 9 的显性数对结构可以删除 r5c56(6),最后是关于 3 的二阶鳍鱼造成了删数 r5c5(3)。当时在利用二阶鳍鱼的时候,我们是走的 r5c4(3) 为真,但 r5c5(3) 确实在此时也是作为删数存在的,因为它能够被鳍鱼删除。因此,这个题整体有这些删数。

至此,外部环的内容就全部结束了。

最后更新于